士東路=>芝玉路=>仰德大道=>仰德大道(折返)=>至誠路=>雨聲街

過了忠誠路的士東路段為80年代初天母大開發時期,從原本芝蘭路的巷弄中拓寬而成,並與中十六路合稱為芝東路,分一二段,但後來基於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此路改用日本時代蘭雅的代稱"士東"來命名,也不再分段。士東路靠運動場側下方有湧泉,天母的消防車水量不足時常利用此泉;路底的中興大業集團停車場原為農地,在原天母總站遭到附近別墅區抗議後才合設在此。公車總站上方的保護區是台北市最早爆發抗爭的保護區變住宅區基地之一,原本市府打算將萬華十二號公園預定地和大安七號公園預定地的拆遷戶遷建至此,但此區坡度甚陡,居住環境與拆遷的弱勢社區也格格不入,在環保與社區發展的疑慮下在第一次市長民選前,謝長廷等北區立委成功將此一開發案擋下;幾年前此地也可能成為新天母快速道路的終點,但因環保與交通效益都受質疑而無限期緩建。芝玉路一帶本來是天母最密集的眷村,但眷村以外則間有幾間世居在此的農舍,如今眷村和農地大都改建為大型社區,但幾間農社一塊田加上一間養鴨場,與後方的陽明山保護區仍讓人保有某種老天母的都市農村想像。芝玉路頭有間三合院,是板橋林家在天母地區的代理人所有,讓這一段的芝玉路看起來像在展示比"農村段"還要古早的歷史,無奈芝玉路的車流量越來越大,幾年前仍不難見到的螢火蟲似乎也消失了。芝玉路旁的仰德大道由於倚靠山勢交通又更便利,因此久為整條仰德大道豪宅區最"高貴"的一段(至少居民身價和房價的確又高又貴)。仰德大道山腳下的至誠路原稱芝山岩道路,旁邊的芝山岩在戰後為此區之統稱(士林區芝山里),雖然文字意義上的芝山實僅包括此座山頭,較大範圍的地區應該稱為石角。芝山岩附近地區景色通常極佳,讓人忘記此地揹負著士林地區有史以來所有人與人間的衝突與矛盾。


雙溪街=>雙溪堤防=>文林路=>福國路=>福華路=>德行西路=>德行東路=>忠誠路=>中山北路=>福林橋

天母與士林的開發在雙溪河岸交會,事實上雙溪邊不少地區還是士林舊街的核心,比如在漳泉械鬥前士林神農宮就位於文林路的舊美國學校。在福林橋的東側,是天母最重要的河流蘭雅溪在分合多次後與雙溪的匯流口,也是蘭雅溪最後一段露天的水流,這裡在台灣歷史上也有極重要的意義,因為這裡據考證是郁永和採硫時築草屋暫居的地點。雖然開發較早,但德行這一帶也是天母相對沒落的地區,這與天母住宅機能強過商業機能有很深的關係,另外這一帶也是天母主要的工業區,士林電機的前身早在日本時代就成立於此,雖然這邊也是全天母乃至全台北土地最肥沃的地區(天母的土地大多肥沃,但以德行施厝一帶為最)。但讓福國路附近衰退的最終原因似乎是後來忠誠路的興建,否則在此之前新光雙子星大樓也是天母有數的名宅;值得一提的是雙子星大樓往文林橋方向走有日本時代天母唯一一間鴉片行,農業區有鴉片專賣店在當時通常是富裕農村的象徵。穿過帶動此地都市更新希望的捷運與士林電機廠改建工地,德行東路的南側與鄰近地區有極大的不同,這裡也是天母最大眷村的一部分,不過雖然互相連接,這裡卻又細分成好幾個小眷村。直到目前還有出入管制的忠誠第一社區很難看出是眷村,因為它一直都是豪宅區,之所以被錯置在眷村中是因為這是所謂的"美軍眷區";其他的眷村在陽管局時代多以村名為路名,依其官階可看出極不同的建築品質,值得一提的是眷村區過去多為窪田環繞,與天母本地人較有來往的反而只有美軍眷區一地而已(眷村還有自己的子弟小學),另外也因此種地勢眷區早期極易淹水。靠近今忠誠路的眷村和導致淹水的蘭雅溪在中十路拓寬為忠誠路時都獻出了一部分空間來蓋馬路,算是今天忠誠路良好景觀的犧牲者,而唯一的遺跡卻仍相為伴:在台灣最後的眷改基地懷德新村旁仍可以見到用水泥封死的蘭雅溪堤防。蘭雅溪除了在此地造成水患外,也阻撓了雨農國小的興建進度,如今它仍躲在忠誠路的底下,因此忠誠路聞名的欒樹間都可以看到整齊的水利設施,用來讓水利單位檢查水量。跟欒樹同樣做為天母80年代後的代表性景觀的,則是從福林橋上就看得到的士林電機與BMW大樓。
src="https://pic.pimg.tw/eslitebear/thumb_1161203079.jpg"> src="https://pic.pimg.tw/eslitebear/thumb_1162404116.jpg">

中山北路=>德行西路=>磺溪街=>克強路

從中山北路往回行到德行西路,再走進磺溪街就到了漢人在天母最早的移墾地。此地區相傳由漳州人賴依烈帶著賴魏謝三大家族由磺溪進入開墾,也因此磺溪對岸石牌軟橋地區又有地名稱"下湳子",與此岸的"上湳子"呼應,在此看來尚稱年輕的磺溪街以此為名是很有代表性的。磺溪街底的克強路有兩家德國餐廳,開得較久的富利得利是天母有名的老店。原名中十七街的克強路是天母早期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最大的特色就是居民多姓賴。


中山北路=>中山北路六段290巷=>士東路2巷=>士東路

中山北路六段在美軍駐台期間,多為專門修理當時仍甚罕見的進口車的修護廠,與一些美國日常用品的進口商,二者往往是由不同學歷的天母在地居民所經營,美軍離台後這段種滿白千層的陰暗道路一度被稱為傢俱街,但因無法提供與其他地方比美的價格和選擇,因此除了幾家財力雄厚或產品特殊者外,店面時常易手,也特別經不起景氣循環而被稱為"倒店街"。然而走進六段290巷則像到了一個很不同的世界,這裡是蘭雅庄的核心,最能展現天母富裕農村與早期外僑(及少數富裕台灣人)混居的景象,在巷中不難看到以唭哩岸石蓋成的洋房和本地人住宅(最大的差別是亭仔腳的有無與一樓的使用差異),幾間新蓋的豪宅量體也不大,倒也不會在視覺上有太大的衝擊,只是到了此長巷與士東路的交口,一整排破敗的三合院已被市府劃為都市更新單元,新建築也許能取代破落但產生的影響是好是壞,就仍待觀察了。沿著士東路往前走會看到台北市近年的模範市場士東市場,雖然號稱模範但鄰近的巷道依然被攤販佔用,是不是模範顯然是有疑問的。


士東路=>忠誠路=>忠誠路118巷=>士東路91巷=>士東路89巷

士東路在忠誠路前原稱為中十六街,在忠誠路底下複雜的幹管系統興建後也在士東路下設溝渠,以將蘭雅溪的河水分流到蘭興一號公園,因此幾十年前士東路水溝能釣魚摸蝦的景象就很難想像了!士東忠誠路口是欒樹最美的一段,也是當年蘭雅溪分為多條支流的地方,最東側支流流向今法院後方巷弄,也成為蘭雅與石角的分界;最西側支流則位於今天的蘭雅公園和三玉公園。蘭雅庄居民過去稱蘭雅溪為濁水港,倒不是有什麼大污染,而是因為只要下大雨此溪水流就會變濁,因為此溪的最上游甚至與磺溪上游相交,這也是為什麼它並未如同台灣多數被圍河造路的水道一樣河道直接被佔用。這一段的忠誠路也聚集了不少天母本地家族,高島屋的地主莊家更是天母僅次於賴家最明顯的"庄望"。這一帶精神上是台北的老社區,但卻有著最現代的街景與最高品質的建設,大概也是此區最有特色的地方;不過若要說到此區最吸引人的,應該仍是欒樹,高島屋的停車場是欣賞樹景的最佳地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lite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